时间:2023-07-30 05:24:31
歪果仁的人名地名品牌名电影名,跟咱们汉语千差万别,这可累坏了两岸三地的各路同胞,也催生了让人目瞪口呆的译界极品。
尤其是习惯了大陆版译名的我们,今天就来见识一下港台翻译们的奇思妙想。
电影这块奇葩无数,从《刺激1995》到最近的《贱熊30》,槽点太多吐不完,恕虎哥先放一边,今天聊点别的。
前方高能提示:本文大量词汇尤其适合高声诵读,嗨皮指数倍增哦~~
说到极品翻译,作为体育迷简直不要太有发言权,先来细数一下内地同胞耳熟能详的几个。
号称“兵工厂”的英超劲旅Arsenal,内地翻成阿森纳,到了香港就叫“阿仙奴”。
还有网球打得那么好的Nadal,“纳达尔”本来翻过来挺顺的啊,但人家港式译法偏爱用两个字,好了,这是一道超纲题目,我赌你猜都猜不出人家的港式译名叫“拿度”。不晓得他本人这个名字意下如何?
还有个跟“拿度”不相上下的体坛巨星“朗拿度”。广大70后和80后们,虎哥的无奖竞猜环节又到了。
话说朗拿度究竟是who?
什么,还没看清楚?再增加一点中国元素。。。
再说说另一位大名鼎鼎的蜀黎"施丹",这可是我儿时的偶像。什么?这么大牌你没听说过?就是既会用脚拉小提琴又会用脑袋顶人的齐达内啊。
?“你叫我什么?屎蛋?!过来,我保证不撞死你!!!”
当然,说到体育界被港式译名玩坏了的明星,知名度最高的当然是贝克汉姆。明明帅成那样的小伙子,愣是用“碧咸”两个字把人家打发了。(初见这译名时话说我作为男的都感觉三观毁了一地,足足笑满三分钟都捡不起来啊)
除了体育大腕,“荷里活”的娱乐明星翻译起来更是欢乐无比。一般说来,“妮歌洁曼”“安祖莲娜祖莉”和“茱莉亚罗拔丝”基本上没有什么难度,虽然名字怪一点,尚且还能辨认。少数眼尖的大神关注港台娱乐新闻久了,甚至可以认出“毕彼特”其实就是布拉德皮特(Brad Pitt)。
但是,(注意转折来了),有那么些个名字是你哭晕在厕所加睡着醒来都猜不透的。
比如“佐治古尼”就是乔治克鲁尼(George Clooney)。这哥们多次在我们的新闻中出现,除了长得帅还这么积极进取,从环保到影视,哪哪都不缺席。
还有“柯德莉·夏萍”,每见一回这名字都好想好想琼瑶阿姨,但我跟你打赌发誓十秒钟,你绝对猜不到这是谁。
好了,说实话吧,你能猜到人家就是堂堂女神奥黛丽·赫本(Audrey Hepburn)吗?
不止文体界明星,就是政治人物的译名也能花样翻新。布什(Bush)在台湾叫“布希”,在香港叫“布殊”,肯尼迪(Kennedy)则叫做“甘乃迪”。
地名当中,瑞士首都伯尔尼(Bern)到了台湾就改称伯恩,新西兰变成了纽西兰。这也就罢了。有没有人可以出来告我一声,为什么Sydney要翻成雪梨?难道当初是爱吃水果的翻译敲错字了吗?
不过话说回来,“雪梨”这个译法真是出现得比“悉尼”要早,据说是早期广东移民约定俗成的称呼。直到现在,本来不说粤语的台湾官方还是用“雪梨”作为官方译名。反倒是原本用“雪梨”的香港和澳门,回归以后逐渐改用悉尼,跟大陆译法趋同。
说到水果,那些个生活中遇到的港译名也能分分钟闪瞎你。“士多啤梨”吃没吃过?
我说的不是梨,是草莓(straberry)啦。怎么四个字,是日本名吗?
“海伦仙度丝”用没用过,哎呀,就是海飞丝啊。